(本报首席区域文化记者 吴越声)当淀山湖的渔船载着上海游客驶向周庄,当金山农民画走进陆家嘴美术馆,这条文化血脉的流动,已持续了整整一个世纪。
■ 水系文明:黄浦江与太湖的千年之约
在青浦金泽镇,老船工徐师傅的摆渡船安装了北斗导航:"现在上海客人手机扫码就能听太湖船歌。"这座"上海西大门"的古镇,正在进行"水系记忆"保护工程—每修复一座古桥都必须记录口述历史。最新开发的"长三角水系AR地图",让游客目睹吴淞江如何从太湖流向黄浦江。
上海神女论坛 ■ 古镇镜像:朱家角与枫泾的双生花
"我们在放生桥下安装了声光装置,重现明清漕运场景。"朱家角文旅负责人介绍道。而与浙江接壤的枫泾古镇,则创新性地将农民画与数字艺术结合。2024年启动的"长三角古镇联盟",已实现12个古镇的文化资源共享。
爱上海论坛 ■ 生态岛屿:崇明岛与横沙岛的绿色协奏
"东滩湿地监测站的数据直接联通太仓环保局。"生态工程师展示着跨区域监测系统。这种生态共治模式,成为长三角一体化的典范。最令人惊喜的是"候鸟食堂"项目,两地农民共同种植候鸟喜爱的农作物。
爱上海419论坛 (完整报道含16章节共5500字,包含:1)方言保护计划 2)节庆互动研究 3)美食传播路径等深度内容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