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5:30 元荡湖畔。上海青浦渔民老陈和苏州吴江的捕虾船在晨雾中交错而过,船头的电子屏闪烁着相同的渔业许可编号。"现在共用一张证,鱼虾不分家了。"老陈的网箱里,装着昨晚与吴江老搭档联合投放的蟹苗。这个曾因省界纠纷频发的水域,如今建立了联合渔政执法队,2025年跨界捕捞纠纷归零。
07:15 轨道交通17号线漕盈路站。吴江教师李雯刷着"沪苏一卡通"进站,手机弹出提示:今日有上海专家在青浦高级中学授课。"坐地铁比去苏州市区还快。"车厢电子屏显示,这是今早第6班跨省地铁,全程28分钟。数据显示,示范区日均跨省通勤达8.7万人次,较2022年增长320%。
上海龙凤论坛419 10:00 华为青浦研发中心。苏州籍工程师张睿正在调试与吴江智能工厂联动的数字孪生系统。"我们的芯片设计团队在朱家角,封装测试在汾湖,像在一个园区工作。"他身后的电子沙盘显示,示范区已建成12条产业创新走廊,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增45%。
14:30 长三角智慧医院。上海医生王颖通过5G全息诊疗系统,同时为青浦、吴江两地患者看诊。"病历互认、医保秒结,连中药都能跨省代煎配送。"院长办公室的实时数据屏显示,该院年跨省诊疗量突破20万人次,药品配送时效提升至2小时达。
上海龙凤419官网 19:00 黎里古镇。上海游客林菲在百年老茶馆里,通过AR眼镜同时观看沪剧《雷雨》和苏州评弹《珍珠塔》的叠加演出。"门票是长三角文旅联票,吃饭用的上海社保卡。"文旅局数据显示,示范区年联合文旅活动超500场,跨城消费占比达63%。
上海夜网论坛 22:00 太浦河联合调度中心。值班长盯着数字孪生流域系统,屏幕上苏州的雨量数据和上海的水位预警实时联动。"过去各自为政,现在联合调度。"三年来,这条曾引发防汛纠纷的河道,建成7座智能闸站,成功抵御3次特大洪水。
"示范区已推出112项制度创新成果,其中38项在全国复制推广。"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负责人介绍。从联合河长制到跨省域国土空间规划,从产学研协同到公共服务共享,这片2413平方公里的土地正在改写中国区域治理的规则手册。(本文获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支持)